转行做中医师
在这个经济下行的年代,找工作越来越难了,甚至有了35岁危机,就是说一旦在35岁失业,就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这个时候上有老,下有少,怎么办?!就有很多人跨界找出路了!例如学中医,准确来说,通过中医师承转行当医生,成功率高达70%,其中不乏程序员、教师这种高薪人员。
那中医师承真的有那么多好处,既稳定而又前途无量吗?!
是的!国家为了鼓励中医的复兴,引领中医进入新辉煌,为让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都能为祖国医学贡献力量,国家出台了九大政策来为中医师承保驾护航,现在我们逐一来看:
一.开始中医师承之路
2007年2月1日起施行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原卫生部52号令),指出:以师承方式连续跟师3年后取得师承出师证《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实习1年,凭此证可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拿到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后,注册满5年,可以报考执业医师。
二、完善中医师承制度
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 医 药 事 业 发 展 的 若 干 意 见》的文件,指出:加强中医药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总结中医药师承教育经验,制定师承教育标准和相关政策措施,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
三、明确中医师承进阶之路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政策文件:已获得临床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有关规定跟师学习满3年并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可以申请参加相同级别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四、保障中医师承弟子就业
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正式实施,第十五条中规定: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通过考核即可获得中医医师资格,凭《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即可备案中医诊所或者在医疗机构从业。
五、明确中医师承医师同样
具备开办诊所的能力
2017年12月1日,国家卫计委14号文件《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规定:个人举办中医诊所的,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三年,或者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办中医诊所的,诊所主要负责人应当符合上述要求。
六、鼓励非医学行业人员跨界师承
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支持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中药的师承教育。规范非医药类人员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中药;支持经多年实践、确有专长的中医(专长)医师,通过师承方式传承其独特技术专长。
七、明确认知,师承人员同样具备处方权
《国卫办医函〔2019〕558号》国家政策文件中指出:已获得临床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有关规定跟师学习中医满3年并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实习1年,凭此证可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拿到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后,注册满5年,可以报考执业医师。拥有执业医师证后,既可拥有处方权。
八、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制度
2019 年12 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关于印发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第61中指出: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教育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第70条中指出:建立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挂钩。(国家中医药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
九、再次强调中医师承在中医复兴路上的重要作用
2021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也指出: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增加多层次师承教育项目,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
看完这九大政策,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国家对于中医师承的扶持是一如既往的,从不间断的,在国内吃政策饭市最好吃的,所以跨界学中医是一场冒险,也是为了端上金饭碗的一次努力!
股票配资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