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铺的暖棕色木地板,脚踩上去像踩过晒了一下午太阳的棉被,温温软软的,把客厅的温度都焐热了。
吊顶没搞花里胡哨的造型,就简单走了圈边吊嵌射灯,晚上打开像撒了把星星碎,不晃眼却刚好照亮沙发角的靠垫、边几上的茶杯——这光像有人轻轻揉碎了递过来,比大吊灯更懂居家的温柔。
电视墙刷的淡乳胶漆,勾了几道法式线框,没贴瓷砖没做岩板,倒像老教师写的粉笔字,工整里带着点清透的浪漫。
沙发是直排的,线条顺顺的,旁边铺块小地毯,把占地方的大茶几换成小巧的边几——放杯刚泡开的茉莉花茶,或者本翻到一半的《宋词选》,刚好,不挤不占,连客厅的空气都跟着松快起来。
最妙的是把客厅和阳台之间的玻璃门拆了!
阳光直接从阳台灌进客厅,连沙发缝里都晒得到太阳味,阳台一侧打了嵌入式柜子装杂物,另一侧做落地书柜,书中间塞几盆绿萝,叶子垂下来扫过书脊——你说这是不是老年版的“理想角落”?
再放把藤编休闲椅,坐那晒晒太阳翻两页书,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楼下梧桐树的香,连时间都慢了半拍,连手机都不想碰。
玄关也没浪费,左手边做了整面柜,连餐边柜都接在一起,进门钥匙、包包、外套直接挂墙上的挂钩,不用手忙脚乱找地方放,家里看着就清爽。
厨房拆了非承重墙做开放式,地柜用木色,吊柜用白色,地面铺灰白小砖——耐脏又好擦,这才是会过日子的招儿!
操作台面做一字型,再搭个L型吧台,早上在这喝豆浆配油条,晚上和老伴儿拼杯小酒,比单独的餐桌热闹多了,吧台上面挂盏小吊灯,暖黄的光洒在菜盘子上,连炒青菜都变香了。
餐厅的实木餐桌配极简餐椅,头顶挂盏北欧风吊灯,像颗小太阳,墙面挂幅装饰画,色调和餐桌椅刚好搭——不是什么名贵画,却让吃饭的地方多了点艺术气,连夹菜都变得慢下来,像在享受一场小仪式,连老伴儿夹给我的红烧肉都比平时香。
卧室墙面刷的抹茶绿,像把春天的茶园搬进来,天花板挂盏曲奇形状的小灯,晚上打开像撒了把糖霜,软乎乎的。
主卫改成U型衣帽间,衣服鞋子分区域放,找的时候不用乱翻,老伴儿的旗袍挂在左边,我的中山装挂在右边,每一件都有自己的位置,连领带都能挂得整整齐齐。
床尾放组斗柜加梳妆台,抽屉里装着老花镜、润唇膏,梳妆台的镜子擦得锃亮,老伴儿偶尔会在这涂个口红——老了也能有点小精致,不好吗?
飘窗铺了海绵垫,像坐进云里,拉开窗帘就能看楼下的梧桐树,夏天有蝉鸣顺着风飘进来,冬天有雪落在枝桠上,捧杯热茶坐那,连外面的噪音都隔得远远的——这不就是我们老了都想有的家吗?
没有豪华的装修,没有昂贵的家具,却每一处都长在人心坎上。
木地板是脚踩得到的温暖,书柜是翻得到的安心,吧台是凑得着的热闹,抹茶绿墙面是躺得下的放松。
原来岁月静好不是住多大的房子,是每一寸空间都用得顺手,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位置,连阳光都能在屋里逛一圈,连风都带着家的味道。
这样的家,进了门就想叹口气——终于到家了,不用装,不用赶,连呼吸都变轻了。
你说,这是不是最治愈的日子?
股票配资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